浪清歌悄无声息替自家三师兄报了仇,并未再停留,回了客栈等天亮后,便退了客栈房间,带着俩个师侄回武当了。
至于汝阳王府发现被烧死的小郡主和客卿是什么反应,浪清歌并不关心。现在的各地起义军也许还未真正成气候,却也不再是几年前那被人打得销声匿迹的弱小之辈了,浪清歌也不再怕汝阳王拼个鱼死网破。
杀人之前他自然是将一系列的事情都考虑清楚了。
这件事之后,江湖似乎就平稳下来,少林武当不动声色,峨眉也紧守山门不出,明教四分五裂日久,但这并不影响各地起义军。现在的明教的高层多是无心于明教事务,基本也不关心起义军之事,纵然有位武功高绝的光明左使杨逍坐镇总坛,但明教高层始终都是把重点目光放于江湖之中,此种做法也导致了明教总部对于各地起义军的掌控力渐渐下降。
明教各地起义军经历多次征战和劫难,终是扛过了最开始的艰难,数位才华出众的将领脱颖而出,想来哪怕是明珠蒙尘,大浪淘沙后,真正的珍宝也终究会闪烁着金光现身于世人之前。
最后,虽然各地起义军名义上依然听从明教总坛的管束,实际上却是早已完全脱离了明教的掌控,真正和江湖划开了界限,成为真正追逐天下的割据势力。
天命之人不可改,掌控天下的人,最后依旧是朱元璋。他登基为帝后因出生明教,故记国号为明。
张三丰很清楚朝代更替之事,并非一个武林门派能插手的事情,为了武当山众人安全,他一向不主动参与这些事情,只在自己所庇护的范围内,极力保一方平安。武当众人自然也都随了张三丰,故而虽有小麻烦,却一直未起大波澜。
浪清歌回来后便一直再未出武当山,直至师傅得享天年,他方正式接过武当掌门之位,继师傅之志。
后又数十年,此世浪清歌修道,寿命悠久,连小青书的曾孙子都会跑了,他方有天命感应,寿命完结。
恍惚之间,灵珠再起光华,周身似时光逆转,一眼万年。以为,自己这次终将会回去,却不料,睁开眼竟然连苦境都不是。
但是浪清歌认识这里,这是道境。
苦道集□□四境,苦境物资最为丰富,灵脉遍布,人口繁多,地灵自然出人杰,英雄辈出,豪杰不知凡几。集境面小资乏,为了更好的生存,此境之人好斗,多出战争狂徒。灭境邪灵遍布,故而佛教鼎盛,多出佛门高僧。道境面积虽比苦境小,却与苦境一般,环境优美,山灵水秀,适宜居住,而此境以道为名,自然是道教鼎盛。只不过,比起苦境道教势力庞大,分支众多,派系遍布,道境的道教乃一家独大。
这独大的一家便是玄宗。
此处不得不说道教在苦道集灭的分布。
道教乃三教之一,本就是最古老的教派,无人知晓三教起源于何而来,从何开始,但这些并不妨碍三教在各境的传播。而道教是三教之中,分支流派最多的教派。
三教最初始的旧派早已烟消云散于时光长河之中,但是新的组织却如同雨后春笋,络绎不绝。
而道家现今,却是分为三派。这划分倒不是什么约束,不过是因道门组织众多,修行方法也各有不同,为了梳理方便才会如此。
道门三分,为道灵、道真、道玄。因涉及到道门内务,倦收天曾详细讲与他听。道灵主修术法,擅长符箓,破邪捉鬼不在话下,正一天道便是道灵最有名的传承,无论是天外天云中海,还是登道岸,这些赫赫有名的道家门派都是正一天道的分支。而道真以剑修为主,擅长的多是剑阵,其实道门流派之中道真传承最为稀薄,分支稀少,但并不代表,道真之中无强人,浪清歌的师尊和师叔便是道真一脉的先天顶峰。道玄则与其他两派不同,它的分支极多,修炼侧重也不拘束,唯一的要求便是以人为本,讲究的是提升自身修为,以强大自身为主。道玄因概念比较广泛,人数最是多,众多道教散修多是道玄,剑子仙迹,号昆仑等。
而道境最大道教门派玄宗,则是归于道玄的。
浪清歌一个道真的道士,却来到了道玄的底盘,这门庭改换的,有点夸张。
玄宗在道境,门徒千百、香火鼎盛,广布道法并授与门徒刀、剑、掌、术、乐五大技能,道教之人均以入玄宗而自豪。
浪清歌这次回来,依旧维持着最巅峰的年轻身体,也依旧昏迷不醒。被玄宗一位外出的长老给捡了回去。
玄宗虽是道境道门,但是与苦境道门交往却是十分密切,故而纵然孤陋寡闻如浪清歌,也曾听闻过玄宗十道子。当然,这些听闻并不是倦收天讲于他的,而是他在学海无涯求学时听闻的。似乎当时恰逢道门联武比斗会,其中玄宗十道子的名头便已经为人所知了。
浪清歌醒来,叹了口气,认命在玄宗住下了。
“听说长老捡回来一个天生道骨之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综武侠]道尽清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