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只有一条路

明末中枢一木匠 凤之翼 加书签

鞑子骑兵突然从城里杀出,呼啸着朝明军冲来。

(吧)司马乔禹看到这一情景,丝毫没有慌张,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军攻城,敌人突然从城里杀出,很是平常。只见他,将掌中马鞭一指,说了声“冲!”

在司马乔禹身后,前排站着的全都是长枪兵,这些长枪兵,手中的长枪,要比普通的长枪,长出一截,得到将领,是一拥而上。在长枪兵的左右两翼,则是弩箭手,他们跟着长枪兵,从两侧包抄上去。

别看鞑子骑兵一向悍勇,平原作战无人可挡,但人数实在有点少了。司马乔禹又是知兵之人,身为总兵,当然少不得勤练兵马,他练出来的士兵,也各个都是好样的。

今天正面与鞑子交手,人多势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士兵精锐。长枪兵挺着长枪迎上鞑子骑兵,毫无畏惧之色,明晃晃的长枪,只向前一指,鞑子就有些发懵。冲在最前面的鞑子,收势不住,直接撞到长枪之上,后面的鞑子,想要迂回作战,结果却被两侧的弩箭手给射落马来。

司马乔禹的这种战法,马上奏效,一下子将鞑子给窝住,长枪兵奋力向前,只杀得鞑子是狼狈不堪。当然了,能够轻易打败鞑子,原因很简单,一是兵种相克,二是鞑子的人实在太少。城里总共才四千人,城头上有一些,出来的也就三千。明军涌上来的,能有近万人,还成功地限制了骑兵的发挥。

硕托站在城上,一看到手下的人,刚出门就被明军给压制住,惊得他是一身冷汗。好在自己还有援军,在明军长枪兵和弩箭手攻上来之后,阵形已露破绽,只要侧翼的骑兵杀到,立刻就能杀穿明军的阵势。胜利还是自己的。

可是,硕托左等不见援军,右等不见援军。眼瞧着城下的骑兵被杀得是人仰马翻,越来越招架不住。

烽火点了有一阵子了,按理说,二道关和三道关距离这边也不是很远。骑兵快马赶来,有半柱香的功夫,也就差不多了,怎么还不到呀。

不到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两路援军。此刻已经中了埋伏,被明军杀的,几乎全军覆没。

司马乔禹久经战阵,对鞑子的战法,也颇有涉猎。知道鞑子行军,常用的伎俩无非是正面佯攻,派精锐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二道关和三道关就在左近,而且在关外。还可以互通消息。司马乔禹一想,料定与头道关的鞑子正面交战之时,二道关和三道关的鞑子,很有可能出兵,从侧翼夹攻。

于是,他将手下的骑兵。全都派了出去。作为九边之一的宣府,骑兵数量即便赶不上辽东。但也算是比较多的。银川总兵也带了一些骑兵,两下的骑兵加到一块。能有七八千众。于是分兵两路,一路到二道关那里埋伏,一路到三道关那里埋伏,如见鞑子骑兵到来,立刻杀出,杀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事情还真让司马乔禹料中,二道关和三道关的鞑子果然出兵,前来偷袭。虽然他们是骑兵,但明军也是骑兵,而且人多势众。鞑子骑兵确实精锐,骑射方面,都要胜过明军一筹,怎奈人少,士气方面,明军更盛一筹,这一交锋,没过多久,胜负之势,就已明朗。

尤其是三道关,鞑子也就一千人,面对三四千的明军骑兵,没一会功夫,就被杀得是狼狈不堪,落荒而逃。三道关的鞑子是倾巢而出,这一败退,明军索性,在后紧追,一直杀进关内,将关口夺回。

二道关也是一样,鞑子渐渐招架不住,向关内败逃,明军在后紧追,已经杀红眼的明军,哪管你关内有没有埋伏,前后脚的进到关内。(吧)那领兵的固山额真是条硬汉,见到如此,干脆掉转马头,率军和明军死磕。双方一场血战,鞑子做困兽斗,令明军死伤惨重,好在三道关那边的明军,在得了关口之后,过来查看二道关的情况,见这边打的热闹,赶紧投入战斗。有援军帮忙,明军士气大振,鞑子再也抵挡不住,全军覆没。

轻取二道关和三道关,消息传到司马乔禹耳中,他心中大喜,当下也不说二话,从鸟翅环得胜钩上将长枪取下,掌中大枪一举,喝了一声,“跟我杀!”

麾下的兵马是全军出击,明军数万之中,这一出动,好似山崩海啸,鞑子如何能够抵挡。一股脑地杀进城去,城上的硕托见大势已去,是拼死一战,别看他甚是骁勇,是员猛将,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力竭而亡。

夺回三关口,司马乔禹立刻派人,前往岳肃那边报捷,岳肃让他暂时坐镇,观鞑子动向之后,再定去留。

明军报捷的速度,都比那三关口当日赶去报信的速度快。前去陕西报信的士兵,想过黄河,实在太难,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扎了一个筏子,渡过黄河,等他赶到延安,三关口都已经失守好几天了。

可以说,这家伙能赶去报信,那还是司马乔禹故意放他去的,没有派人在黄河沿岸巡视,让他可以渡河报信。道理很简单,消息送过去之后,必然会打击鞑子的军心。

那传信兵抵达延安之后,没见到皇太极,便把消息报告给贝勒阿巴泰。

阿巴泰知道这是大事,赶紧派人护送这名传信兵赶往长安告急。不日来到长安城外,此刻的长安,被围的是水泄不通,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战,鞑子连攻数日,但都被城上的守军给打了下来。当年流寇攻打长安时,似乎显得比较容易,那也是城内空虚,加上大家伙都是中国人,打不过,也用不着那么拼命。可面对鞑子就不同了,一旦城破,城内的上上下下谁也得不到好处,所以军民一心,靠着坚城,想要攻下,哪有那么容易。

总督李若星和总兵左良玉都在长安,坐拥五万兵马,粮草充足,守上半年。都没有什么问题。

传信兵将明军攻打三关口的事情,报告给皇太极,皇太极听完禀报。立刻就坐不住了。自破关以来,东渡黄河,损兵惨重,还折了济尔哈朗。眼下攻打长安,数日无果,一旦三关口再丢了,那可如何是好。怕是连回去,都成问题了。

皇太极现在。难免有些后悔,留在三关口的人马,实在太少,七千人守三座关口,难度明显大了一些,估计很难守住。但当初只给硕托留七千人,也是无奈之举,粮食少呀。留下的兵马太多。时间稍久,这些人吃什么呀?

鞑子当初二十万大军入关,进关之后,粮食就已经吃光了,靠的是以战养战,到处抢掠。宁夏的百姓。也不是很富裕,家中能有多少余粮。况且,鞑子也不光是抢粮。连人也抢,这么多俘虏,总不能一口吃的也不给吧,这样的话,用不上几天,就全都饿死了。

因为宁夏抢来的粮食有限,银川也没攻下,皇太极也只能给硕托留下七千人守关。而且,他也错误地估算了日后的形势,以为自己入关之后,还和上次一样,会一马平川,无人可挡,结果没怎么样,就被黄河堵住去路,明军依仗黄河天险,让他寸步难进。

皇太极心中暗想,距离传信兵前来报信,已经过了将近半个月,三关口那边,十有**是丢了,要是这此事告知蒙古王公,内部怕是要动荡不安。于是,他只召集了女真内部的将领前来议事,而且还是内部的核心人物。并吩咐传信兵,此事不得泄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明末中枢一木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鸿蒙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凤之翼的小说《明末中枢一木匠》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之翼并收藏《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地精咖啡 连载 189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343万字

咬樱
咬樱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郁七月 连载 31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连载 73万字

戮仙诀
戮仙诀

主人公聂无名在出生不久就被父亲聂云的初恋情人水月宫主偷走,水月将他抱到万兽峡中交给妖兽白虎抚养,并定下引子杀父之计,报复聂云的始乱终弃。九年后,无名在万兽峡见到了第一个人类——李青,从此念念不忘。同时他也疑惑起来,自己为什么长的不像自己的虎妈妈。白虎将假的身世告诉无名,说他的亲生爹娘都是被聂云所杀,无名遂起了复仇之心。为了报仇,无名前往五行第一宗——金元宗,经过生死考验,才投入门下。修炼有成之时,

凤之翼 仙侠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鸿蒙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鸿蒙小说网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9 0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