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隔年南征下巴蜀

从长平之战开始 随云逸 加书签

尽管临近春节,赵国这台机器还是按照赵括的意志,快速地开动了起来。

孙崮带着函谷前线一半多的兵力缓缓回到了赵国境内,乐间也按照赵括的命令,停止了对齐国的武装威胁。

依旧在魏郡大梁城的吕不韦成了最忙碌的人。

这边齐国和楚国的俘虏还没有编练完毕呢,那边十数万的秦军俘虏又给送了过来。

好在,赵括的命令也及时送达,倒是不需要重新编练成战兵,拉上战场。

转为屯田兵,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字,对于吕不韦而言,却是如蒙大赦。

怎么说呢?这年头,能当兵的,身体素质那都是必普通人要高出不少的,这样的人去种田,即便是技巧一般,也很快就能成为一个种田的能手。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太多的甄别工作,只要不是死硬派,只要愿意种田,扔过去也就是了。

原本颇为费劲儿的活计,瞬间变得轻松了起来。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吕不韦便已经完成了本该数个月才能完成的编练工作。

二十多万屯田兵也在春节前的最后时间里,开始奔赴刚刚被赵军拿下的土地之上。

甚至,吕不韦还给李牧编练出了足足两万的战兵,也开赴了鄢郢之地,随时准备配合李牧对蜀中发起进攻。

至于齐国和楚国,在赵国的战力威慑之下,如今已经是安静如毛猫。甚至为了缓和与赵国的关系,两国更是给赵国送出了不少的珍馐物品以及粮秣。

倒是让赵国的底气更足了起来,更是应证了六国论中的那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只是,这里的秦国,却是换了赵国,城池也换了粮秣。

当然这段时间里,秦国的动作也是频频。

眼看着函谷关的压力减少,秦王也是在咨询了王龁的意思后,抽调了部分函谷关的军力,继续强攻大散关。

说是咨询,实际上也不过是告知而已。

王龁还能说什么呢?

难道说算了,不要大散关了,等着赵军来关中吧?

实际上,战至此时,王龁已经彻底没有了信心。或者说,任谁都明白,秦国已经没有了机会。

唯一的悬念不过是秦国在赵国即将展开的攻势下,还能坚持多久的问题而已。

还能坚持多久?

王龁也不知道。

若是大散关还在,关中、蜀中还能聚在一起,或许王龁还能凭借着蜀中和函谷关的天险,坚持个十年八载。

可如今蜀中大概率已经丢失,原本还算固若金汤的关中故地,随着大散关的丢失也破了防。

在平地上与赵军作战,已经在数次的作战中证明,秦军根本不会是其骑兵的对手,尤其对手还有重骑兵的情况下。

可以说从哪个角度来看,秦国都已经彻底地没有了反抗的机会。

只要赵国想要,他可以随时吃掉秦国最后的有生力量,而秦国唯一能做的,便是穷兵黩武地补充兵力,然后等待着赵军的到来,做最后的输死一搏。

不过,仍驻守在汉中的李牧和赵韦所部,显然李牧还并不着急对秦国本土下手。相反,如同赵括所定下的要求,李牧也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南面的蜀中之上。

一只近二十万人的南下军团已经在李牧的指挥下悄然组建完毕。

至于大散关,有赵韦带着十万大军在,也根本无惧秦军的反扑。

也就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之中,春节已经悄然来临。

这注定是一个忙碌的春节,也注定是一个无法团聚的春节。

不仅仅是秦军的数十万大军队无法回家,数十万赵军也同样无法回到家中团聚,只是,秦军军营之中是一片的寂静与沉默,而数十万的赵军将士们对此却是那样的义无反顾。

不仅仅是因为赵括亲自下令给他们带来了家乡的饺子;

也不仅仅是因为赵括带着吕不韦亲自来到各个战场巡视;

而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这一战意味着什么,他们正在书写这历史,一个全新的历史。

举起了手中的酒爵,赵括对着南下军团大声宣布道:“一年灭蜀,三年一统。”

短短八个字,瞬间将集会推向了高潮。

所有人的眼前似乎都已经看到了来年一统天下的模样。

赵括当然不是酒后胡言,也更不是自大之言。实际上,这个时间点是他与内阁商议过后制定的计划,甚至在李牧等将军们看来,这个计划还是太保守了。

不管是蜀中,还是天下,只要赵括愿意,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不过,之所以提出这么个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将士们有个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之后,才能更加激发所有将士们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是一年还是三年,又或是五年,对于赵括和赵国而言,都无关紧要。

也就在满怀期待之中,公元前253年的春节终于过去。

公元前252年的春天,也在数十万赵军的殷切期待中到来。

刚刚出了正月,已经囤积了足够粮草的南下军团,便在李牧的指挥下迫不及待地扑向了蜀中。

出阳平关,沿着老秦人走过的路,向着蜀中平原进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从长平之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鸿蒙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随云逸的小说《从长平之战开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云逸并收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黄天秩序 连载 31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50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最狂上门女婿 十全十美的佳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鸿蒙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鸿蒙小说网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24 0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