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交易论

大魏宫廷 贱宗首席弟子 加书签

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咳!”

感受着殿内那尴尬怪样的氛围,大魏天子赵元偲咳嗽一声,也不知是否是在替自己解围:“那十名送至宫中的卫女,目前伺候着你诸位姨娘去了……”

赵弘润无辜地眨着眼睛,流露出一副『我啥也没问呀』的表情,恨得大魏天子只能将这股憋屈化凶恶的眼神,狠狠瞪了一眼口无遮拦的虞子启。

虞子启背后冷汗直冒,连忙岔开话题道:“殿下,殿下,咱们先说这个……贸易,对,贸易!”

赵弘润没心没肺地哼笑了两声,这才正色说道:“方才虞大人所说的,在本皇子看来只是国与国之间救济与回报,并不能说是一次合格的商业性贸易。”

“何谓商业性贸易?”

“赚钱!……我用价值一个铜钱的货物,换取数倍价值的钱或物。这就是商业性贸易的本质。”

虞子启闻言一愣:“谁会那么傻,明明只是价值一个铜钱的货物,却用数倍的价值来买?”

“这可不见得。”赵弘润摇了摇头,指着自己制的那只风筝说道:“比如这只风筝,制成本是四十两,可我如今想将它以四百两卖掉,虞大人觉得有人会买么?”

虞子启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此物胜在新奇,可使凡人上天,空前绝后,别说四百两,就算是四千两,怕是也有大批富豪争抢。……殿下的意思是,我大魏拿一些新奇的东西跟他国交易?”

“哪来那么多新奇的东西可交易?再说了,这玩意华而不实,除了玩耍,还能有什么用?”赵弘润撇了撇嘴。

“那殿下的意思是……”

赵弘润正色说道:“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我们与他国交易的东西,得是其他国家没有或者极少,而我大魏甚多的东西。”

虞子启顿时醒悟,连连点头道:“我大魏出产棉花居多,可使售卖于齐、韩……”

可他还没说完就被赵弘润给打断了。

“那种玩意,楚国不也多得很么?……你十倍卖给齐、韩,人家楚国听说,八倍价值售出,岂不是反而便宜了楚国?”

“呃……”虞子启面色微僵,尴尬道:“殿下的意思是,选一种只有我大魏有的东西?这……我大魏虽地大物博,却也没有一样东西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呀……”

“你真是死脑筋啊。”赵弘润无可奈何地看了一眼虞子启,指着那只风筝说道:“制这只风筝的原料,竹子、布,其他国家有么?”

在何相叙与蔺阳偷笑声中,虞子启尴尬地点了点头:“自然是有的。”

“那他们做得出来么?”

虞子启微微一愣,仿佛明白了什么。

见他似乎有所领悟,赵弘润进一步灌注他新异的思想:“不是叫你卖原料,原料能值几个钱?比如木头,其他国家随处可见。可若是你召集一帮能工巧匠,将木头刻成栩栩如生的木雕,再卖到其他国家呢?”

“微臣受教。”虞子启俨然有种听君一席言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时,中书左丞蔺阳见猎心喜,忍不住插嘴道:“殿下的建议绝佳,不过,刻制木雕,其余国家亦能仿制,如之奈何?”

“这就得涉及到技术问题了。”赵弘润转头望了一眼蔺阳,说道:“若是能保证我大魏售出的木雕其工艺技术远超其余国家,这位大人所说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技术?”蔺阳脸上露出浓浓的困惑,似乎并不明白。

“这样做的确太抽象了,再打个比方吧,兵器!在兵器上,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两国士兵的战能力,显然这是最能体现技术力的。……据说我大魏已经研发出『十锻铁』?”

蔺阳想了想,带着几分自豪如实说道:“准确地来说,已不止『十锻』,别的不说,论冶铁之术,能与我大魏匹敌者屈指可数!”

只见赵弘润咧嘴笑了笑,说道,“那就更好了。【】……这位大人你说,如果咱们打造一批由十锻铁所打造的兵器,高价卖给一些无法打造十锻铁兵器的国家,如何?”

蔺阳一听面色大变,惊声说道:“殿下不可!军器乃国之重器,岂可随意售卖?万一那些兵器最后流入敌国手中,岂不成资敌之举?到时候,我大魏研制的兵器,反过来杀我大魏的军士,这让我等如何向祖宗交代?”

“所以说你也是死脑筋。”赵弘润没好气地撇了撇嘴:“高价卖出那些兵器所得的财富,你可以继续研发冶铁技术呀!及早研发出二十锻、三十锻的铁,敌国就算手握十锻铁打造的兵器,又.

器,又能怎样?等到研发出五十锻铁,就把二十锻、三十锻的铁打造成兵器也卖了。这叫回笼研发资金,你懂么?……保证我大魏的军士始终装备着领先的军备,淘汰的军备,及时出售给那些冶铁技术落后的国家,这岂不是变相地让其他国家的财富为我大魏冶铁技术的研发买单?唔……就是说把研发技术所需要的钱,变相地转嫁给了那些需要军备的国家。”

“这……”蔺阳听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目前国与国之前的情况是,为了防止出现资敌的现象发生,除非是同盟,否则己国的军备是绝对严禁出售给他国的。而那些被淘汰的军备,要么在军备库堆积如山、锈迹斑斑,要么就回炉熔炼,继续锻造。

不过因为回炉熔炼打造的兵器耗资远比重新打造一把武器更大,质量也远远不如,因此,这些被淘汰的军备,大多数国家最后都是融成农具,低价处理给国内的百姓,也算是充分利用了铁矿资源。

而这种再利用的手段,比起八皇子弘润所提出的,岂止是落后两字可以形容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疫病之上》《她不是潘金莲》《野火》《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新搜读】【美艺言情小说书馆】《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知乎小说网】《石破天穿越令狐冲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魏宫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鸿蒙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贱宗首席弟子的小说《大魏宫廷》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贱宗首席弟子并收藏《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跃千愁 连载 137万字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烽仙 连载 90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连载 73万字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我爱种绿萝 连载 4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金色茉莉花 连载 202万字

东汉末年立志传
东汉末年立志传

可以看成是《宅行》的姐妹篇,但是在剧情构思上自认为要超越前者,加入一些宅行中没有体现、或是体现不完全的玄幻色彩,使武将不再像前者那样处于弱势,而是与谋士分庭抗衡。尽量使两本书的人物构造不冲突,事件能够连贯。简介一句话:东汉末年,一名黄巾小卒的立志传。最后友情提示:一,本书是单主,前作主角不出现,即便出现,也不会对局势造成影响,视同左慈、于吉。二,本书是架空历史,请别苛求事件发生,年代日期与历史完全

贱宗首席弟子 历史 连载

战国大司马
战国大司马

《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领略战国最惊心动魄的时期,诸国混战、百家争鸣。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妻乃上将军
妻乃上将军

title:妻乃上将军----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三国之宅行天下
三国之宅行天下

“早知道要穿越,我一定将那些什么火药啊,玻璃啊的制作方法百度一下……”江哲看着门前的大树叹了口气,不自信地说道,“玻璃,恩,应该是沙子烧的吧,那火药呢,硝石,黑炭还有啥来着?硫酸还是硫磺?”“夫君……”秀儿走到江哲身边,奇怪地问道,“夫君还不去上工吗?”“去了去了……”江哲摇摇头走远了,“辛辛苦苦就为那几百文钱……得瑟……”《宅行》零群:34375614(满)《宅行》一群:87817071(满)书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赵氏虎子
赵氏虎子

为报家仇,落草为寇亦可,与国为敌亦可。韬光养晦十载,一朝报仇夺国。王朝更替,就在今朝。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黑魔法师
黑魔法师

曾几何时,神奇的魔法一向是我的梦想,但是……书友交流群:102668381

贱宗首席弟子 全本

大豪杰
大豪杰

一本讲述汉末豪杰们从雏鹰成长为猛禽的小说。豪杰嘛,也要慢慢养成。爽文√踩人√小白文√黑羽鸦:主角张煌的义军队伍,目标是天下无双?【据说入队要求很高?】儒家:四百年大汉,九百年儒家。空前强大的儒家吸收了诸家学术,成为毋庸置疑的第一学派。儒学、兵学、法学、墨学,似乎没有儒家未涉及的领域。【据说拥有着颠覆时代的科技文明?】太平道:败落的道门分支。【似乎与与道家的宗门不合?】黄巾军:太平道的军事势力,雌伏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铮铮大宋
铮铮大宋

北宋仁宗朝常被誉为“仁宗盛治”,君主仁厚,臣子亦多为贤臣,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为宋朝巅峰时期之一。然仁宗虽贤,却“无定志”、“宽仁少断”,亲政三十年余年,两府大臣更替四十余人,屡进屡退,即使贤臣在位,也因不能安于其位而无法施其才能,朝令夕改,一反一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兼之宋朝自建国初挥刀自宫、“崇文抑武”,令宋朝直至覆亡都未能一统中原。皇佑元初,一名来自千年后的少年现身于汴京,得到仁

贱宗首席弟子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鸿蒙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鸿蒙小说网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6 19: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