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
拜谢崇祯,以示感激之情,还有救命之恩。
“好了,起来吧,三年守孝过后,你们就是自由身,可以随意离去,可以干任何自己想干的事情,不用再别闷在一城之中,一生一世不再被限制一个地方,可以领略山川之美。”
崇祯摆了摆手,以示免礼,感觉到气氛有一些压抑,过于紧张,紧接着,露出颇为玩味之色,开玩笑的说道:“当然,所谓的任何事情,并不包括造反当皇帝,呵呵”
此刻,听到崇祯的这句话,除了他之外,任何人也笑不出,更没有人附和什么,朱聿键四兄弟更是紧张不已,被吓到了,一颗心猛地提了起来。
“好了,好了,不用这么紧张嘛,朕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不用当真,朕没有其他的意思。”
看到众人紧张的模样,崇祯轻松的来了这么一句,进行安抚,目光在朱聿键四兄弟之间逡巡不定,再次说道:“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你们好好准备一下,收拾好行装,明天一早就出发,连同老唐王等人,将你们的父亲送到凤阳祖坟安葬,拱卫祖宗之灵。”
这一刻,随着崇祯的再次强调,听到后面之语,众人的心里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这才意识到,唐王世子被允许埋入祖坟,乃是莫大的殊荣,无以伦比的恩赐。
可是,死后埋入祖坟,这应该寻常百姓人家才有的事情,亦或是那些富商巨贾和勋贵大家族,像他们这样的皇室宗亲,还是头一次有埋入祖坟之说,与祖先为伴,
不过,没有人点明这一点,原因很简单,皇上又没有违背祖训,也没有有悖于礼法之处,为何要去反驳
何况,所谓的埋入祖坟,只是在皇陵之内,并不是与祖坟埋在一起,而是在其周遭,如此一来,反而说得通了。
不久之后,唐王府的某个宫殿之中,只有崇祯、刘若宰、陈奇瑜等人,没有一个王府之人,气氛有一些紧张,刘若宰等人的神情怪怪的,似乎有什么心事一般。
崇祯刚一落座,李若珪缓缓而行,踱步来到大殿的正中央,先是对着崇祯长施一礼,这才一脸凝重的说道:“启禀皇上,咱们出来已经两个多月了,如果再不返回京城,就算无人泄露,恐怕微服私访的事情也再无法保密了。”
“而且,皇后娘娘多次让人递话,暗中遣人来信,如若皇上您再不露面,京师将会出现乱子,皇后娘娘和曹公公、洛指挥使他们很难再压下消息,阻止大臣们的求见。”
“还有,像福王与唐王之事,就算是不经过内阁,就算不再朝堂上谈论,但也需要皇上您亲自出面,与宗人令面谈,总要给皇室宗亲一个说法。”
听到李若珪这样说,尽管崇祯听得很是认真,一副郑重的样子,心中却是很不以为然,万历皇帝数十年没有过早朝,那些官员不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也没见出什么乱子
当然,崇祯也知道,万历数十年没有过亲理朝政,虽然没有出什么乱子,但也使得大明王朝这个国家机器运转缓慢起来,几乎是停滞下来,办事效率极低,使得努尔哈赤有了趁机发展壮大的机会,能够兼并其他部落。
因此,由于万历皇帝的懒政,身居宫中,也未大明皇朝埋下了种种祸根,直至崇祯年间一下子爆发,致使大明王朝走向灭亡。
想到这些,崇祯轻轻点了头,也没有再坚持,回应道:“好吧,半个月之后,咱们就返回京师。”
第一百三十章大搞建设
听到这句话,有了确定的归期,李若珪等人虽然心里一松,但却高兴不起来,流露出异样之色,一副“还要半个月”的样子啊
似乎察觉到众人心中的不解,看到他们的这副模样,崇祯进而又补充道:“既然都到了南阳府,距离凤阳皇陵已经没有多远,朕总要去拜祭一下祖先吧”
谁又能反对又该如何反对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又将目光转移到陈奇瑜的身上,洒然一笑,爽朗地说道:“对了,陈奇瑜,朕将会留下一百万两纹银,为购买辣椒的资金。至于后续购买辣椒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了,锦衣卫只会从旁适当的配合一下,并不干涉。”
看到崇祯突然流露出的笑容,配合着那年轻的面孔,条件反射之下,在陈奇瑜的眼里,怎么看都一种邪恶的感觉,似乎又将有什么难做的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心里骤然紧张了起来。
听到话语的内容,紧绷的神经顿时为之一松,暗暗长吐了一口气,有一些僵硬的神情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宛若谄媚的笑容,连忙回道:“是是,皇上,微臣一定将此事办妥,深秋之前,定会将全部的辣椒送到京城,不会有任何的纰漏之处。”
“好,陈奇瑜,有你的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崇祯轻轻点头,露出满意之色,夸赞了一句之后,进而又补充道:“不过,朕可将丑话说到前面,如果谁敢借辣椒之事敛财,触犯百姓的利益,巧取豪夺钱财的,十倍罚之,赔偿给百姓;如果伤人性命者,不管是普通之人,还是王孙贵族,都要以命抵命。”
“是,皇上,微臣明白,关于辣椒之事,一定会公平买卖,让那些老百姓得到应有的报酬。并张贴一些告示,阐述一些具体的细节,使得经手的官吏无法做手脚。”
当两人应答之时,周围的其他人不禁有着某种猜测,隐隐有一些明白了崇祯的做法,为何那么大手笔的收购辣椒,这等低廉、毫无用处之物
几乎是赔本的买卖,怎么看,都是那么不明智。
他们现在“明白”了,大概猜到了崇祯的意图,皇上之所以这么做,这是变相的增加百姓的收入,以另一种形式补贴银钱,好让那些生活艰难之人日子好过一些。
之所以有这种猜测,原因很简单,一路走来,看到皇上发布的各种政令,暗中运的一些政策,不管是陕西的赈灾,还是削藩之后的种种处理办法,亦或是解决军饷等一系列问题,皇上很少直接给银子,而是让那些百姓或者军人付出一定的劳动,变相给予赈灾钱粮与军饷。
比如,陕西的赈灾,除了老弱病残孺,要想获得朝廷的赈济粮,就必须付出劳动力,或是为挖沟渠或水井出力,亦或是铺路架桥,还有其他的各种建设。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具有劳动力,除了第一顿,要想继续获得朝廷的赈济粮,解决肚皮问题,就必须劳动,付出相应的劳力,绝不会出现那种躺着就能收到朝廷的赈灾粮。
还有军饷的问题,由于现银的不足,财政的紧张,给不了士兵足额的军饷,却可以以田地折现的形势,给他们的家人田地,以此抵偿拖欠的军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推文】《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撞星》【微信读书】《欢迎来到诡诞游戏》《神话:灵性支配者》【全本看书网】《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大道朝天》
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