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78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鸿蒙小说网】地址:hongmengxiaoshuo.com

好嘛,一下子赶走了三位学生,都在外面站着很扎眼。

撵走人之后,他好心情地继续讲课。

因为他讲的不连贯,哪怕卫景平认真做了预习,也只听懂了个一知半解,只好向方不语请教:“方老友,能借一下你的笔记抄一抄吗?”

方不语将他的笔记递了过来。

好家伙。

他的笔记本看着就好有年头,封面都快出包浆了,翻开了上面的字迹溅了水模糊了又干的也有之,但他的字写得真是好,跟印刷体一样,让卫景平大为佩服。

“我十九岁考中秀才,在府学当了十几年的学生,“方不语说道。

他今年三十六岁,中间有一回家中父亲去世,守孝去了,没能参与那一年的乡试,刨开那一次,他已经落榜四回了。

李勉在学堂外面站得腿麻木,等冯耀走得不见人影了才敢进来,他坐下缓了好半天:“今日要背诵《为政》。”

把作业在记录本上打了个对勾。

他三十多岁快四十了才考中的秀才,来府学的时间没有方不语长,但笔记记得比方不语厚了一沓。

等卫景平等几个新来的补完笔记,到了晌午吃饭的时候,于是又结伴去了府学的饭堂。

府学的食堂里的菜名头都很好,一道主菜“黄甲头魁鸡”,“状元糕”,“及第粥”,“四喜丸子”还有“太白鸭”,焖蒸鸭子,据说这道菜的做法是将鸭子加入陈酿花雕酒、枸杞、三七等做调料腌制,再注入汤汁,用一张浸湿的厚棉纸封住锅口,蒸熟之后揭开棉纸,鸭肉又滑又香又嫩,而且保持原滋原味,非常可口。

五柳鱼据说是大诗人杜甫安禄山叛乱之后流落到蜀中时候用甜面酱炒制汁水浇在蒸熟的鱼上制作出来的一道名菜,反正有名的大诗人有关的名菜都在这里了,做法正宗不正宗不知道,名字是不虚的。

从一排橱窗走过去,他要了一份四喜丸子,一份太白鸭,两块发糕,舀了些绿豆汤,落座吃饭。

今天的四喜丸子选的是二分肥八分瘦的猪肉,烧得红润油亮,肉香四溢,汤汁浓稠,吃起来软糯可口肥而不腻,卫景平吃了一份竟然觉得不够,又去添了半份,这才吃过瘾。

那道太白鸭有点咸,鸭肉口感很好,只是佐料略重了,他啃了点腿肉,余下的就没再吃了。

“卫小友莫要挑食,”方不语碎碎念起来:“你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挑了食,来日乡试……”

光是在考号里关那几天就不好过。

卫景平禁不住他唠叨,又把盘子里的几块太白鸭捡起来啃了啃。

等他们吃完饭回到府学的学舍里,天还没黑,一群秀才们围绕着水池在说着什么。方不语看见卫景平过来,招手道:“卫小友,来,这个场景你试试作两句景的。”

卫景平:“……”

也没人提前告诉他有这个节目啊。

徐泓道:“你联想下季节,还有周遭的景,看那边种植了一圈碧桃是不是……”

卫景平被迫进入“赋诗”的状态,他傻呆呆地按照徐泓说得去想,半天才得了一句:“小河春色晚,吹落碧桃花。”

听他半天没有下句,方不语提醒道:“卫四,流水,人家。”

卫景平已经有些紧张了,他凑了句:“一瓢何人得,流经数人家。”

“嗯,”李勉点头道:“稍加雕琢即可成为佳作。”

方不语道:“‘瓢’字,听来有些突兀,换作‘水’字你试试?”

旁边的徐泓道:“果然好多了。”

卫景平乍然一听不知好在哪儿,问李勉道:“李老友能否说说这个‘水’字好在哪儿。”

李勉道:“比之‘瓢’更对应上一句的‘碧’字。”

他这一点拨,卫景平作诗被卡的关窍骤然被打通了:“常说‘碧水’,换成‘水’字果然是呼应了。”

他把这点忘了。

“后生可畏啊。”方不语鼓励他道:“你能作成这样已经很好了,再加以雕琢琢磨,早晚能做出脍炙人口的佳作来。”

卫景平笑笑:“多谢方老友提点。”

他才不想作出什么脍炙人口的佳作来,只要能应付科举考试就行了。

谈到这里,几个投缘的又弄了张桌子来,泡了壶茶叶,待弦月初升,边说说笑笑边聊起学问来。

越聊越来劲,于是一名二十多岁的秀才王昭兴提议道:“城中夜景不错,不知诸位有没有兴致去玩一玩?”

咸州城里有个咸州湖,这几年湖中弄了几艘大小不一的画舫,有一艘可容纳500人的,有一艘可容纳300人的,画舫皆精巧制作,雕梁画栋,甚至香樟木制作,隐隐有香气漂浮,在舱中行如平地,船上有妙龄女子卖羹汤,叫卖水果、米酒,还有说书的,唱小曲儿的,热闹非凡。

是个寻乐子放轻松的好去处。

“我们去包几个座位,游一圈便回来可好?”徐泓提议道。

众人纷纷说好,于是凑钱。

卫景平随大流,掏了15文钱给徐泓,让他包位子去了。

……

十月中,京城。

姚宅。

朱婆子早起烧了满满的一盆银炭,将暖阁里各处都仔细布置了才问姚春山:“老奴这就去周家接小姐回来。”

前日周老夫人想姚溪了,叫人派人从姚家接了去住,她想这今日立冬,必是要在自己家中吃饺子的,于是跟姚春山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鸿蒙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连载35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连载24万字

红楼之随身空间
红楼之随身空间

李煜带着一个“迷”一样的随身空间,穿书红楼。为了一个“小小”梦想。李煜甚至就连做梦,都在说着同样的一句话:我要进步!若干年后。“抄家?要抄也是抄他甄家贾家。”“我姓李,与我干系不大。”很多年后。李煜的大丫鬟鸳鸯,杏眸如铃铛:“大爷,这就是你说的大观园?”故事从李煜回京说起:“林妹妹,没时间了,快上车!”PS:本书时间线稍微歪了一点点,却也不影响观阅。本书又名(我在红楼骑电瓶车)(大观园的骑士之路)

北风西瓜连载19万字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刘毅穿越东汉末年,将能横扫千军,士能呼风唤雨,他却获得捡尸之术,从刚死之尸拾取各种物品,学技能,加属性。他手持孝子剑,追随董卓进京勤王,虎牢关外逞凶,从此,乱世重生,三国崛起,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紫气浩荡全本259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全本52万字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历史]明末:边军不退沐风叶
[历史]金玉满唐十年卧雪
[历史]谍战风云录:大宋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带着美女闯三国无名老僧
[历史]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大明风流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玄天宗修行记事枯泽
[历史]春枝缠青山问我
[历史]乱世种田日常小乔且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