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加书签

这天一大早,卫景平照常早起,洗漱后准备去后山看姚疯子写字,忽然隔窗看见卫景明在闷头捶墙,他手背上破皮已经鲜血直流,可他毫无知觉一样,发泄似的一下一下打在上面。

卫景平看得愣怔,卫老大今天这是发什么疯呢?

他轻咳一声:“大哥?”

卫景明听到动静,双肩猛然一颤,而后缓缓回过神来:“老四啊,什么事?”

“大哥要是有事,”卫景平指了指窗外:“咱今天就不去后山了吧。”

清晨的天边旭日初上,赤红如丹。

“我没事。”卫景明甩了甩手背上的鲜血,扭头进屋:“你等着我洗把脸就走。”

二人一出门,冷不丁瞧见个穿着考究的,一袭灰色镶边绣云纹棉袍圆领的男子,卫景明立刻站住了:“韩先生?”

看清楚韩端韩秀才,卫景平一愣,皱了皱眉道:“韩先生。”

这人上次想收他为学生,但是附加了个棒打鸳鸯的条件,让他给拒了,怎么,不死心又找过来了?

“卫家老四,”韩端笑眯眯地看着卫景平:“我是来给你送贺礼的。”

卫景明一看,得,韩端是来找他幼弟的,跟自己没鸟的关系,冷淡道:“老四,我去前头等你。”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卫景平对此人有好感,但不多,扫了一眼韩端手里拎的礼盒,故意做出一副“你是不是见我出名了有求于我想巴结我“的倨傲姿态来:“韩先生有心了。

就在看见韩端的片刻,卫景平后知后觉地想:他大哥一大早情绪不好,会不会跟韩秀才家的那位韩姑娘有关。

他脑海里正对当事人卫景明一方生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1”的同情,对另一方韩素衣涌起“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2”的怜惜,真想嚎一声“我大哥好苦命啊。”,略略抒发下心中的小小伤感。

不过此时韩端凑近了他,带着“咱来商量个大买卖”的郑重神情说道:“我家小女素衣有意于你大哥,想来你大哥也中意我家素衣,卫四,咱们韩卫两家既有做亲家的缘分,若你我再添上个师生之谊,岂不是双喜临门亲上加亲?”

作者有话说:

1出自《诗经》。2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

平哥儿:我和老韩有缘无分谊不成。

第27章双喜!

◎三更来了。◎

添个师生之谊,亲上加亲。

卫景平深深地吸了口气,心想,他这辈子和韩端有缘无分谊不成了,但看样子他大哥和韩姑娘一个有情一个有心,佳偶天成,要是他不顺手给卫景明拐个媳妇,岂能对得起韩秀才大早上巴巴地跑这一趟。

由于一下子还没想好怎么才能一举成功,卫景平先表演了个当场愣怔住,说话也学着卫景川结巴了:“韩……韩先生,这……这……您刚才说,让我……我大哥娶……娶韩姐姐是吧?”

韩端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晃:“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

他还没说完呢就被卫景平给打断了:“我跟您学做文章,恩科一开就下场举业考秀才中举人登科进士入翰林官六部入内阁掌相权诰命父母荫蔽子孙名留青史对吧。”

一气说下来尾调拉长余音袅袅。

“对对对,”韩端笑得无比热忱:“卫家老四,怎么样?”

有他闺女韩素衣和卫景明的情分在,就说嘛他怎么能比不过那个鸡贼又小气的顾世安呢。

卫景平吁了口气,漆黑的眸子陡然清亮,像是刚从大梦中醒来的似的,他笑道:“韩先生,您看您也年纪不大正是举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您就不想这些好事?”

韩端:“……”

卫四这孩子的嘴皮子也太忒利索了吧。

“我十七岁上就中了秀才,而后汲汲营营二十多年都考不中举人,”他无奈地道:“如今已年过不惑,有些事命中没有便不再强求了。”

这不就是有些鸟自己飞不起来,于是在窝里下个蛋孵化雏鸟指望雏鸟去飞嘛,后来发现自己孵的雏鸟还是飞不起来,于是就看上了别人家的雏鸟。

“哦。”卫景平揉了揉眼睛,有点不想搭理他,转念一想要拐个大嫂还是得苟一苟,于是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韩先生,其实先前我爹救过一个风水先生,他为了感念我爹的活命之恩,你猜他怎么说?”

韩端支着耳朵,一副愿闻其详的神色。

“风水先生说我卫家啊打他算起‘一代皆武人,二代出秀才,三代长孙封侯拜相。’,”卫景平说得非常虔诚笃信:“所以我爹打小就不怎么教我武艺,您现在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就等着这个‘秀才’应在我身上呢。”

这可是胡扯了,他爹卫长海压根儿就没遇到过什么风水先生,去年还逼着他练武呢。

韩端一听,对啊,这算命的还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说的可太准了,如今就连他都看得出来卫四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敢说此子将来区区秀才不在话下,必然能中个举人。

“既然他算出了卫家的家运,到我这儿啊也就一个秀才顶天了,所以我啊也就是给卫家后来的大孙子引路罢了,”卫景平摇摇头:“不敢想大事的。”

卫家的大孙子。

韩端在心里盘算着,要是他闺女韩素衣嫁给卫景明,生个儿子岂不是卫家的嫡长孙了嘛。

到时候卫家的嫡长孙不就是他的嫡亲外孙,外孙子封侯拜相,那他这个当外祖父的还不跟着一飞冲天啊。

这么看来,韩卫两家的亲事那是非常之划算啊。韩端不知道怎么就被“外孙子”鬼迷心窍了,心道,不行,先不说收学生的事了,得先把闺女这门亲事给定下来捏稳当了。

但他直接开不了这个口,于是笑着指了指繁楼:“卫四啊,咱们今天多聊会儿,去吃个早点?”

韩端动心了,有戏,卫景平朝远处等着他的卫景明比了个“今儿不去后山了你去校场吧”的手势,回头说道:“好啊,那可要让韩先生破费了。”

韩端摆摆手,表示这都是小事情,抓紧商谈韩素衣和卫景明订亲的事要紧,学生哪有封侯拜相的外孙重要啊,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到了繁楼,点上几样热腾腾的早点,韩端把手里拎着的贺礼放在卫景平脚边,先笑道:“就算我今天不来找你,你也惦记着我的贺礼对吧。”

“知我者韩先生也。”卫景平真没想过这个,但他还是给了韩端一个“拿来吧你”的眼神:“多谢韩先生馈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替身七年,许小姐不伺候了》《魂穿农户女》《我创造了异常控制局》【989小说网】《红尘之上有仙否》《结婚而已》《锦宫春暖》【大白书】《真灵九转》《被恶魔养大的孩子竟一身正气

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鸿蒙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豪门哑女重生后,靠玄学风靡豪门圈
豪门哑女重生后,靠玄学风靡豪门圈

【甜宠双洁1V1】【玄学架空】【女主病娇白切黑】【男主偏执】外界传言,轻轻一跺脚,就能让A市天翻地覆的陆七爷,竟然娶了个哑巴当老婆!哑巴怯弱胆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哭着要跟陆七爷离婚。所有人都在猜测,她能在陆七爷身边坚持多久。他们等啊等,等到陆七爷开始携爱妻频繁出现在众人面前。总是眉眼阴沉的人,在看向身边女人时,却眼含温情。看着那个容貌精致绝美的陆七太太,众人震惊!原来那位传说中的哑巴,竟然是最近各

七不胖连载78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全本52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连载541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连载24万字

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穿越大唐,成为爹娘不疼的李宽,并获得私房钱系统。私房钱被越少的人发现,就可以获得大量作物与奖励。李宽心不在争夺皇位,只争朝夕快乐,便极度隐藏自己是个富一代。直到有一天,贪玩的小兕子闯进他的秘密宝地。“哇,二哥,你这里有好多吃的呀,兕子流口水了呀。”“咦,二哥,你身边的这个护卫,和当时救下兕子的大高手好像。”“二哥,为什么这位老大夫,兕子觉得他以前救过我呀。”随着小兕子的曝光,一个咸鱼传奇的一生,终

八币汤圆连载472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历史]我家娘子太体贴扶摇九天
[历史]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明末:边军不退沐风叶
[历史]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玄冥铁骑
[历史]臭县令朕怀孕了浪漫的大师兄
[历史]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叫罗小飞
[历史]我在异世界召唤彐衵
[历史]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历史]谍海无名往复生还
[历史]清末土司王司徒南
[历史]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爱吃大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