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赵夫人:女子无才便是德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虢国大宋人加书签

虢国大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鸿蒙小说网hongmeng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主仆二人戴上斗笠,换上木屐。立马清爽许多。

牛车晃晃悠悠行了两柱香,转过山坳,眼前豁然出现百亩良田。赵夫人一个趔身跳下车。

阿水立马上前服小姐下车,三人驻足田头,望着大批人在收割稻子。

祝文文张开双臂,闻着风中麦穗的清香,又见稻田深绿浅绿界限分明,更是多少大师也画不出的田园美景。

见赵家的田地也是不少,只是有矮丘隔着,不像羽家庄的田地那样整平和整齐。

祝文文仔细看去,田地里有人包着黄头巾,有人包着白头巾,便问干娘这是何用意。

赵夫人解释道戴黄头巾的是她们赵家堡本来的佃户,那些戴红头巾是外来的流民。

祝文文见此场景不由想到两天前的姜家田头,自然想到土地庙和常保夫妇。

心中由不得一寒。

她小心问赵夫人道:“干娘,这里这会不会也欺辱流民?”

赵夫人指着田间一带黄头巾的女人道:“她,去年来的时候,差点饿死。我们将她救活,这姑娘在田间劳作时,看上了我们这里一光棍小伙。

我让二人成婚了,姑娘也就成了我们赵家堡的人。我知道这事后,鼓励流亡女人留在我赵家庄和我们赵家堡小伙成婚。

这样男人有个媳妇,女人有了家,两全其美。

阿水不解的问:“赵夫人,为什么你不鼓励流民男和当地的女孩结婚呢?”

赵夫人眼神一暗,摇头道:“俗话说

‘饥不择食,贫不择妻’男人在自己落难时,会委身去当个上门女婿。

可当他有吃有喝时,又是另一副嘴脸了,我们算过,流民女嫁本地小伙的,没跑一个。

流民男人入赘当地女子家的,过两年,十个有八个跑的。所以最后我宁愿雇佣他们也不让他们霍霍我们赵家堡的女子。”

祝文文见赵夫人眼中藏着悲伤,同为女性马上就能共情到这种你男女天性中的无奈。

挤出笑安慰赵夫人道:“干娘莫忧虑,干娘做的是好事。

做事哪能一蹴而就,自然会遇到阻碍和坎坷。错了我们再换种方式不就好了。干娘救助流民的方法比大多数的庄子要好许多了。”

赵夫人听祝文文认可自己的办法,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干女儿。因为她是女人,掌管整个赵家堡,男人多是不服。

做对的事男人们只说,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若是做错便是他们便嘲笑加嘲讽,只一句‘毕竟是个女人’。

所以赵夫人在赵家堡行的是‘铁心,铁命,铁手腕’不服他的人,便将他打服为止。

想到此处

,赵夫人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鬓发,知道自己的年纪大了,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

远处田埂上,几个孩子斜挎书包,打打闹闹结伴而走。

赵夫人见了。

假嗔对那几个稚子道:“你们还不快些去学堂,要是去晚了,看你们老师不打你们手板。”

那几个孩子看是赵夫人说话,也不敢打闹了。扯着左右的衣急急跑走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鸿蒙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虢国大宋人的小说《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虢国大宋人并收藏《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最新章节。
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稳定日更】卫家府第败落,嫡姐另攀高枝以后,为周全里外的面子,家中不受宠的吟鸾被迫接手了她和卫家的姻缘。替嫁的第四年,卫家门第日渐兴旺势头猛涌,长姐攀附的高门婚情却不顺意......

一枝嫩柳连载3万字

没钱你修什么仙
没钱你修什么仙

宿眉卿生在一个干什么都需要钱的修真界修炼晋升,要钱淬炼武器,要钱精粹灵根,要钱驱邪符咒,要钱灵丹妙药,要钱以上,宿眉卿全都有了,可他唯独没有可供修炼的灵根。不能修炼,但身处......

神仙不下凡连载24万字

出格
出格

[正文完,番外不定时更新!全文会精修,只对正版负责!][下本开《满分情话》,求收藏]初见陈景尧那天,京市刚下过雨。男人穿了件黑色立领上衣,身影落在昏黄壁灯下,懒散靠着窗檐。身旁有人给他点烟,他连腰都没弯,就着风,任由对方试了一次又一次。男友对他极尽奉迎客气。向晚记得,陈景尧神色淡漠,狭长的眼疏离冷恹,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向小姐,你好。”亲眼目睹男友劈腿的那晚,向晚偶然又遇见陈景尧。那晚包厢灯光窒

远黛连载43万字

野犬
野犬

【全完结了,看到更新就是在修文】【wb@吃草的老猫猫猫】在“丛林法则”中,A为强,O为弱可如今一个地位低下的Alpha比狗还贱,而陆甘棠顶着这个姓氏,即便是个Omega也比任何人尊贵她在十八岁那年捡回......

吃草的老猫连载33万字

侯府表妹攀高枝失败后
侯府表妹攀高枝失败后

简介:洛瑜的运气一向不大好。双亲早逝,外祖母在她十岁时也病故而去,婶母磋磨,叔父不安色心欲强迫她。她拼死出逃至京城,拿着信物投奔靖宁侯府。侯府老夫人怜她孤苦无依,养在膝下照......

七寸浮山连载7万字